|
性的教育|
两性话题|
女性频道|
男性频道|
无痛人流|
不孕不育|
妇科中心|
男科中心|
处女与处男|
图库摘要:儿童性行为,一直是备受社会争议的议题,由于他们自发性的对性有好奇、感知,以及反应,因为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在儿童性行为中较为常见,他们的这些行为一般都需要…
儿童性行为,一直是备受社会争议的议题,由于他们自发性的对性有好奇、感知,以及反应,因为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在儿童性行为中较为常见,他们的这些行为一般都需要被大人们教导不可以那样做才会停止。
(一)儿童期的性问题
儿童期存在的性问题,其表现形式与成年人不大相同。不管儿童期的性行为是基于何种意图和欲望,其性行为的频率是相当高的。
1. 儿童手淫
儿童中摆弄生殖器的现象十分常见,尤其是男孩子。据研究,儿童的很早时期,刺激阴茎和阴蒂就可以得到快感。
弗洛伊德把从性器官开始得到快感的时期定在3岁以后的奥狄浦斯期。马丁森(Martinson, S. M.)氏认为,男孩过了两岁半,女孩过了三岁,摆弄性器官就可以得到快感。大多数儿童爱抚摩母亲的乳房,有些儿童爱俯卧使生殖器受到一定的压迫,这都说明 儿童有一定的性感觉,儿童在抚摩母亲乳房、玩弄生殖器或俯卧时感到一种惬意。
早期的儿童十分喜欢玩一些被动性动作的游戏,如让人摇晃或让人抛向半空。弗洛 伊德认为机械性的刺激或者流动的空气扫过儿童的性器官时,可能给他(她)带来一种类似性活动的快感。
有些家长或保姆常以抚摩幼儿的性器官来使他们安睡,这虽不是一种好习惯,但有可能使儿童从性器官的机械刺激中得到某种性满足。
北京的一位母亲曾给有关方面写过这样一封信:“我儿子现已5岁半了。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我发现他在被窝里用手拨弄了几下小鸡鸡,小鸡鸡硬起来了,我 对性教育略知一、二,并未因此感到惊奇。
但令我震惊的是,当我无意问了一名:小鸡鸡怎么硬了?他竟回答:‘想美人了!’我说,谁告诉你的?他说,谁也没告 诉,它(指小鸡鸡)自己想,我也没办法。我很担心,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把性器官的勃起与异性联系起来,是否有坏人教唆,这正常吗?”
儿童手淫是很普遍的现象。早期儿童在手淫时可能还无所顾忌,而7岁左右的儿童就开始知道害羞了。这是文化环境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2.儿童的性行为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儿童从3岁左右就开始对异性有爱恋的意识和行为。马丁森氏认为(1980),从3岁~8岁的男孩和女孩之间,会发生下面各种爱情的行为:
相互拥抱、接吻;
把对方抱起来;
喜欢小伙伴,与小伙伴在一起很惬意,排斥其他孩子,两人一分别就悲伤;赠给小伙伴礼物;
为了小伙伴,克制自己,宁愿不要自己想要的物品和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伙伴与其他孩子成为好朋友就会嫉妒。
从这些情况看,不仅包含着性关系,而且就是在青春期以后对异性的行为也与此相差无几。
儿童的性行为,在幼儿园内是频发的。这个时期的儿童已经产生了所谓男孩、女孩的概念,他们的求知欲旺盛,对所有的事情都很关心,更包括对人体器官的 关心。
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异性伙伴之间,或者互相让对方看一看性器,或者用手摸一摸。其表现形式多为“模仿医生”、“掀裙子”等游戏。
幼儿园的儿童从裙 子下面窥视,摆弄性器、窥视厕所、摸小伙伴的性器或乳房等行为的发生率是很高的。
据日本名古屋市青少年问题协议会1970年对290名儿童的调查,其中做 掀裙子动作的有201人,而在成人眼皮底下停止掀裙子的儿童占70%;窥视厕所者167人;从裙子下面窥视者164人;摆弄性器者108人。
3.对异性感兴趣和关注
儿童开始在朦胧中对异性感兴趣。在幼儿园,孩子们自发地做新郎、新娘游戏,男孩子将女孩子分配给每个人“新娘”,然后做捉新娘的游戏。
还有的做过家 家游戏,男、女孩各自扮成爸爸、妈妈,手里抱着一个布娃娃当小孩等。这些游戏有好奇心表现的成分;有模仿影视中表现爱情的成分(如拥抱、接吻);也可能有 对异性关心感兴趣的成分。
后期儿童对性问题还是有一定意识的。日本的生田氏以3~5岁的儿童为对象,当从电视上看到在车厢中男女拥抱接吻的情景,问孩子:“他们在做什么?”“你怎么想的呀?”请孩子就这两个问题做出回答。不同年龄的儿童回答结果不同。
3岁儿童已有半数以上知道是“接吻”;4岁儿童已有四分之三理解。3岁儿童说“不知道”和4岁儿童说“没羞”的最多。可见3~4岁的儿童即便知道是 接吻,多数儿童对其没有什么特别感触。
但是到5岁情况就变了,多数回答“不知道”说“不好”的剧增。当看一般片时,5岁儿童容易静静地视听;但接吻场面一 出现,就引起急剧的骚动,有的大声喊叫发怪声,也有的提出抗议:“干么要看这个!”
儿童对异性也产生了兴趣和好奇。有的男孩偷看家中成年异性洗澡感到好玩。有些儿童开始向父母提些问题:“为什么我有小鸡鸡,隔壁的小姑娘没有?”
“为什么我蹲着小便?小男孩为什么站着小便?”“妈妈的奶子为什么比爸爸的大?”“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么生出来呢?”面对这些问题,父母的 正确做法是不回避,更不要说谎话欺骗孩子,回答可以简略,但必须自然真实。
(二)儿童期的性教育
儿童期的性教育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今后一生的“性性”(指有关性的一切特性,特点和方面),影响到他们的性自认,性别自我表现,性别角色行为,动情反应以及今后的性目标选择。这个时期的性教育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有利于形成正确而恰当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
人的性心理的发展和性别角色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若任其自然发展,往往是正常的;如果强加于孩子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则会形成畸形的结果。尤其是3~5岁的孩子,通过性教育,应该在性社会学和性心理学的意义上使孩子的性得到社会和个体的确认。
孩子在和周围的人接触过程中,让他们逐渐理解一个男孩应当如何,一个女孩应当如何,男孩和男孩、女孩和女孩、男孩和女孩在相互接触中应当如何的一系 列规范教育,这就是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这种性别角色行为的教育又促使男女不同性别心理的形成。
性别同一性发生障碍,在儿童期不通过性教育得到纠正,就为长大后形成“异装癖”、“同性恋”、“异性癖”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如给一个男孩子取个女孩 的名字,让他穿女孩子的衣服,玩女孩类的玩具,甚至教些女孩儿的歌谣和话语,那么这个男孩长大后就可能表现得“女孩子味”十足,成为所谓的“娘娘腔”。这 样导致了心理病态,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生活。
关键词:www.nfklxw.com
相关阅读